盛力
澳门大学政治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教授,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学术),俄罗斯中心主任,欧洲研究硕士课程主任,
澳门大学亚太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执行委员会委员,公共行政、政治学、经济学博导,澳门大学教务委员会委员。
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日前印发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横琴方案》)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设定的战略定位是“四新”,即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平台、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随着9月17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机构正式揭牌,粤澳合作从《横琴方案》的顶层设计迈向了全面实施、加快推进的新阶段。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盛力教授。他认为,《横琴方案》的出台不仅为澳门解决当前发展的瓶颈问题和未来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也赋予了澳门在“一国两制”的安排下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国家深度对外开放的独特历史使命。
横琴方案实现多重制度创新
《金融时报》记者:自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横琴以来,横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制度创新深入推进,对外开放水准不断提高。这次合作区的提出,相比过去有何制度上的创新和突破?
盛力:合作区在制度层面上突破性地提出健全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体制和“分线管理”模式,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制度性突破,丰富和发展了“一国两制”新实践。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体制是合作区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明确了合作区的开发目的、开发主体和参与路径等核心问题,并赋予了粤澳双方极大的政策自主权和共同决策权,将有利于调动澳门的参与热情,有效保证合作区建设的初心。一方面,合作区将实行设立“双主任制”的管理委员会、下设执行委员会和组建开发投资公司的管理架构,统筹重大规划和政策,明确“共享收益”模式。这将大大增强合作区的资源调动能力和政策协调能力,促使澳门能够有效分享横琴建设发展红利,有利于全面调动澳门参与投资、管理横琴的信心和热情,形成广东和澳门在推动合作区建设上的强大合力。另一方面,实施货物“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分线管理”模式,使得横琴与澳门成为一个关税区,让澳门“自由港”的优势得以延伸至横琴,有助于横琴形成更趋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采用更具竞争力的税制、更加高效便利地集聚各种创新要素。
与此同时,合作区的建设将“一国两制”下的粤澳合作变为“两制”在横琴融为一体的新实践。分属于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两个关税区和两个货币体系的横琴和澳门在合作区的制度融合创造性地为“两制”融合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也为“一国两制”框架下的深层次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载体。通过建立有效的容错机制,合作区将成为两地制度碰撞融合的绝佳“试验田”。粤澳两地将在合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协调互补、扩大共识、深化合作,最终形成一套“两制融合”“一体适用”的创新性制度安排,为“一国两制”框架下探索内地与特区深度融合提供颇具实践性的参考方案,切实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为“一国两制”未来发展提供新路径。
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金融时报》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横琴新区的初心就是为澳门产业多元发展创造条件。”您能否梳理一下,近年来横琴在推进澳门多元化发展方面取得什么成效?下一步将怎样以横琴为载体促进粤澳开展深度合作?
盛力:近年来,横琴新区在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首先,积极配合澳门新兴产业发展定位和“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建设,在此过程中促进澳门产业多元发展取得初步成果。例如,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区以及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等产业合作载体先后在横琴落地,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横琴设立分部。其次,横琴新区在一开始就对区内基础设施进行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并围绕自贸区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制度创新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澳门居民和企业在横琴发展提供了优良的营商环境。最后,在民生领域,横琴新区积极对接澳门民生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推动两地民生融合,澳门居民在横琴生活便利度稳步提升。例如,新横琴口岸旅检通道开通实现24小时通关,实施 “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查验模式;支持澳门在横琴建设“澳门新街坊”,即集居住、教育、医疗、社区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民生项目。但是,横琴服务澳门发展的特征还不够明显,力度还不够,与中央对横琴开发建设的目标要求还有差距,因此需要更大力度的举措促进横琴与澳门一体化发展。
合作区的建设是澳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入国家发展的重要一站,能够为澳门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提供更广阔的产业和区域空间。以往横琴的开发建设更多是内地主导,更多是单向的输出,而在合作区建设中澳门则作为开发主体直接参与进来,能够更好地发挥横琴的载体作用。粤澳开展深度合作首先要落实粤澳共商共建共享机制体制,破除体制机制藩篱,畅通双方的协调对话机制和探索利益共享机制。推动强化行政职权下放,激发合作区发展活力,充分释放合作区的发展动能。其次,粤澳双方可积极推动营商环境改革,推动民生融合,携手营造宜居宜业的优质生活环境。以衔接澳门为牵引,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适当放宽市场准入,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打造与澳门高度趋同的营商环境,实现与澳门之间跨境资本自由流入流出。最后,在发展现代金融产业方面,双方可在合作区创建金融生态圈,完善发展特色金融业的营商环境,与时俱进地完善各项金融相关的法制建设。
《金融时报》记者:在产业创新方面,合作区规划了四大新产业(300832),那么从服务澳门和服务大湾区的角度来看,合作区应该如何协调错位发展,形成独特优势?
盛力:合作区规划的四大新产业在澳门有着一定的基础,与未来澳门产业多元化的方向一致。其中,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是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澳门未来产业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能够充分发挥澳门现有高校研发资源、聚集国际高端生产要素和人才等优势。现时澳门共有四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涵盖中医药、集成电路、物联网等领域的研发活动,每年产出大量科研成果转化需求。而文旅会展商贸业在澳门具有比较好的发展基础,可由澳门博彩业延伸带动,属于相对优势产业,与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定位一致。至于中医药很早就被确立为澳门产业多元发展的方向之一,在澳门社会已经形成了广泛共识。通过发展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推动在合作区生产的中医药等产品经澳门审批和注册后,允许使用“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或“澳门设计”的标志,研究简化澳门外用中成药在大湾区上市的审批流程等政策落地,澳门中医药产业将形成独特的品牌优势。
(责任编辑:威展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