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口述历史的形式,呈现了澳门旧区二十多家小店的兴衰变迁,这些小店有电器行、理发室、戏院、钟表行等,它们之中有的已经结束营业,有的为了生存改变了营业方向,而有的发展成为百年老店,折射出澳门旧区近几十年来的生活场景以及社会发展、历史文化。本书语言鲜活、图文并茂,展现了小店的新旧面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澳门近几十年的发展和变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相当的史料价值。
《旧区小店:澳门老店号口述历史》 林发钦 主编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位于澳门旧区“十月初五街”“烂鬼楼区”“营地大街”的十几家老店的访谈稿,有饼铺、零食店、饭店、花店、神香店、文具店、制衣店、糖水摊、修鞋摊等等。本书图文并茂,鲜活地展现了澳门旧区居民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这些老店的新旧面貌与生存压力,反映了澳门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和变迁。书末附有店铺和叙述者名单、访谈日期和地点等“口述历史资料”,是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03
从报贩口中了解澳门
何乃煊,土生土长澳门人,从事报贩业30年:
我入行时间较早,见证了澳门报贩业的发展。如今,澳门报贩业的许多经营方式都发生了改变,一些特有的现象亦已消亡,例如过去有“租报纸”“拍拖报”。
“租报纸”现已绝迹,过去一般是酒楼或茶餐厅会购入报纸供顾客借阅,当时一份报纸约两毫,一般租报纸费用是一毫,顾客用餐完毕后再归还报纸,店方可稍作整理后再租给下一位顾客。“拍拖报”就是买一份报纸送另一份报纸,一般是送一份免费的日报。
一些报纸虽标明售标,其实是不收钱的,报贩有时就会免费送这些报纸。过去有许多香港报纸来澳销售,约有70种。一些是明星报、娱乐报例如《新灯》《银灯》;有些是色情报,如《真栏》《月华》《超然》,当中有马经、狗经、色情的成分。当时报刊较为专门,后来报纸开始走包罗万象的路线,这些小报的销量慢慢转差,部分逐步停刊。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亦有很多香港杂志来澳销售,例如《金电视》《新电视》《玉郎电视》等。当时澳门有许多工厂,一到下班时间,很多“工厂妹”来买,这些娱乐杂志销量奇高,当时一百本不到一小时就售罄。
另外,当时漫画亦卖得十分好,如《中华英雄》《龙虎门》《醉拳》等。因为当时电视节目并不是那么多,许多人追漫画看,就像现在追电视连续剧一样。
或许有读者会问:为什么在澳门出售的香港报纸和杂志的售价都要增加一元呢?其实这些都是运输成本造成的。在澳门销售的香港报纸及杂志,主要是由两家公司以中间商方式营运,香港许多印报纸的厂房位于新界,每天清晨报纸运到港澳码头后,由码头工人送上船。报纸作为货物由喷射飞航运载来澳,再由码头工人用铲车送上岸,最后交由报贩整理后出售;而杂志由于可以卖一周,故搭乘货船来澳,从比厘喇马忌士街的码头上岸,以降低成本。因此,这一元是成本价,并不是报贩额外收取的。
《行针步线:澳门制衣工人口述历史》 林发钦 主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澳门口述历史丛书”的第一本,收录了20位澳门制衣工人的访谈稿,配有其工作、生活、组织活动等大量历史照片。以第一人称口述历史的形式,鲜活地展现了50年间澳门制衣行业从发展到鼎盛再到衰落的历程,展现了澳门制衣工会从无到有、从条件简陋到组织成熟的过程,体现了每一位受访者作为行业中的一分子,对所投身行业的那份热爱、不舍与期盼。书末附有叙述者名单、年龄、受访时间、地点等“口述访谈资料”,是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一纸风行:澳门报贩口述历史》 林发钦 主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主要由对九位澳门报贩、一位澳门报人的访谈整理而成。他们中的大多数,在澳门报业最辉煌时入行,在如今报业衰微时依然坚守在这个行业,可谓见证了澳门报业兴衰的“活化石”。他们的回忆和讲述,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澳门报业近几十年的发展、变迁。
“澳门口述历史丛书”待出图书:
《推不走的回忆:澳门街头小贩口述历史》
《邻里杂货:澳门士多店主口述历史》
《百年节诞:澳门庙宇文化口述历史》
*将此套丛书献给可爱的澳门,以及生活在澳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责任编辑:威展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