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澳门新闻网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汽车商情 民生新闻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军事新闻 体育新闻
美食文化 名人动态
时事观察 女性健康
法治生活 男性健康
大型活动 食品安全 生态环保
健康卫生 房产商情 财经在线
娱乐资讯 旅游天下 科技之窗
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
中华情缘 书画收藏
报料投稿 招商加盟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黑龙江 >

澳门经验和澳门体验的充分表达

时间: 2020-01-23 13:25 作者:浙江新闻 来源:网络整理 点击:

    澳门文学作为正式概念,直至1984年才开始出现,逐渐得到学术界、评论界的承认。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澳门形成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并存发展的社会格局,这决定了澳门文学必然以汉语写作为主流,多元语言写作并存发展的文化格局。特别是澳门回归20年来,澳门文学面临着回归性的运作与建设,从而形成自身的文化特性并显示出其独特的生态意义。

告别“离岸文学”状态走自己的路

    澳门回归20年来,澳门文学迅速改变以“离岸文学”为主的文学生态。在这之前,澳门文学界让自己的作品“侨寓”到香港等离岸地区发表、流通。澳门离岸文学形成的主要原因,无非是澳门读书界的体量相对狭小,市场相对逼仄,发表园地一度奇缺,本土文学的发展相当缓慢。有些文学史家回忆说,至少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澳门还没有出版过一本公开售卖发行的文学杂志”。澳门文学写作者不得不另辟蹊径,四处寻求发表的机会与发展空间。澳门回归以后,文学发表平台和文学出版机制得到健全与发展,澳门文学迅速结束离岸文学和“寄寓文学”的历史阶段,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澳门回归以来,澳门文学的运作体制得以迅速建立与健全。澳门笔会的活动更趋正常,文学杂志《笔汇》的运营更加规范,澳门文学因此建立了井然有序的创作和运作体制,澳门作家协会等各种文学社团的纷纷成立,各种文学选本和文学作品集的推出,从整体上强化了澳门文学的声势和力量。随着澳门回归,澳门文学概念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并迅速成为文学研究界关注的焦点,澳门文学概念得到了某种学术认定。有必要提及的是,2010年4月,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澳门基金会、澳门大学中文系联合召开“近代公共媒体与澳港台文学经验国际学术研讨会”,首次在重要的学术活动中提出了“澳港台”概念和排列顺序。当然这不是无端地为澳门文学“争气”,不是片面地强调对澳门文学及其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视,而是从具体论题出发,强调澳门特殊的文化地位:澳门是中国近代媒体的肇始之地,从媒体的角度研究中国文学,理所当然应将澳门置于首位。

    回归以来,文化管理和文学奖助格局逐渐健全,有力地促进澳门文学的发展。澳门的文学出版奖助机制通常来自一些政府部门、大量的社会团体,还包括部分重要的文学文化社团,它们或者设立各种奖项,或者通过正常的申请制度,对澳门文学出版予以奖励性资助,对文学写作成果予以褒奖。这对于人口不多的澳门来说有较大的覆盖面,总体上能使心怀文学梦想又具有一定写作能力的文学写作者,都可以较为顺畅地发表和出版自己的作品,从而较为便捷地实现自己的文学之梦。

富有澳门特色的“副刊文化心态”

    澳门的报纸副刊参与澳门文学独特生态的承载与体现。澳门文学副刊文化与澳门文学写作者休闲性的写作方式,以及澳门读者休闲性的阅读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澳门从城市规模而言,不过是60万人的小城,却拥有近30种报纸,其中日报超过一半。在这样一个独立的微型社会,居然每1.5万人就拥有一个报社,这种高密度新闻文化的奇迹,说明澳门读者对传统媒体报纸的需求量在保持并上升。而且,澳门绝大部分报纸都开辟有相应的副刊。《澳门日报》《华侨报》等重要报纸长期保留着传统的副刊,成为澳门文学发表的重要园地。《澳门日报》每天一版的“新园地”,成为澳门文学主打文体散文随笔的集散地。澳门文学的创新文体即汉语新诗,也是这份报纸副刊的常备内容。澳门小说这个相对薄弱的文体在《澳门日报》上也有专题副刊加以刊载。

    在多媒体时代,报纸副刊展示的是人们阅读生活的经典化和休闲化。报纸副刊的密集出版和被普遍阅读,体现出澳门社会仍然有着普遍的副刊文化心态。这并非仅仅指热心副刊文章的阅读心理,更是指养成某种副刊品位的阅读习惯和文化性情。在读报活动中,副刊的阅读是休闲的,同时也是富有文化生活感的;在现今电子阅读时代,报纸的阅读同样带有休闲性质,也富于文化生活感;在多媒体时代,副刊文化心态就意味着对传统阅读习惯的坚持。报纸阅读在澳门仍然表现得如此重要,则体现出这片文化热土上依然流行较为传统的副刊文化心态。

    更为重要的是,《澳门日报》“新园地”以澳门作家为骨干作者,同时又采取开放姿态,向五湖四海公开征集文章。来自各地的华人写作者都有机会在这块园地上种植自己所心仪的文学果苗。一些由于各种机缘走出澳门的作家、评论家,都继续在这片园地上浇灌自己的澳门文学梦想。

    澳门文学通过这样的开放平台拥有了与澳门这个开放、包容的城市气度相称的格局和魅力,澳门文学因此建立了良好的艺术文化生态。这激励着许多澳门人凭着自己的热忱成为写作者。有人说澳门每平方公里拥有的诗人数堪称世界之最。澳门人最为适应的休闲文化与诗歌等文学写作结合在一起,还与澳门的演剧活动结合在一起。其实,澳门这个小城每万人每月拥有的艺术演出场次是世界之最。除了澳门文化中心等为数众多的正式演出场所高频度的演出安排,以及《澳门日报》等主流媒体公开报道和评论的正规演出外,还有一些娱乐场所长期不断的商业性演出,各个戏剧和文化团体组织的经常性演出活动,更有在各个公园和街道自发组织的以粤曲为主体的自娱自乐的戏剧演艺活动,加上一些单位和学校组织的演艺和综艺活动,澳门几乎每天都有一场相当正规的演出活动。这对于澳门这样的小城来说,其频度之高已经相当惊人。这样的艺术生态有益于培养绿色的文化生态,这样的文化气氛有益于澳门文学的生息与发展。

汉语文学不可或缺的特定板块

    20年来,澳门文学奉献出富有时代性的澳门经验。澳门是中国文化富有特色的一个重要板块,其文化的历史性和特征性都是其他地区无法替代的。澳门文学是澳门文学人依据澳门经验、澳门感受共同创造出来的文学存在,它应该向汉语文学世界贡献出独特的澳门情绪和澳门精神,这是其他地区的文学无法提供甚至是无法复制的。可以说,澳门文学的独特性是汉语新文学世界所关注并重视的对象,属于不可或缺的特定板块。

    澳门回归以后的小说创作以陶里、周桐、廖子馨等作家为代表,五月诗社及其后涌现的众多诗人,向汉语新文学世界贡献了富有特色的时代诗篇。澳门的生活,安宁、静好、朴实,非常符合散文的表现,这是澳门体散文形成的重要生活资源和文化资源。在安宁、缓慢中散步,同时在烦琐中解脱,是澳门体散文的风格和魅力,也是它的内容和质量。

    澳门的人生体验偏于温和平淡,好像是在波澜不惊的水面,或者是在浅显平缓的海滨,展示平静如水的人生,以及安宁静谧的情态。澳门根系祖国,但长期漂动在大陆的边缘,曾经独自面对苍茫的大海,于是澳门经验和澳门体验中有一种无定之感,不安定的灵魂常处于悬置无着的状态。澳门回归20年来,这样的传统经验和历史体验已经开始发生改变。特别是澳门戏剧,呈现出从后现代感性中返归现代主义甚至现实主义的某种趋势。穆欣欣创作的京剧《镜海魂》讲述了澳门历史上最具震撼力的故事:沈志亮刺杀葡国总督亚马勒。剧本没有仅仅停留在惩罚侵略者暴虐的正义感抒写上,而是通过外来者的治理思路与中国老百姓的家族情感和宗法理念之间的文化冲突,刻画出一代历史人物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境界。

    尽管至今澳门文学依然没有出现标志性人物和经典性作品,但其显示出了一种健康的、富有生气的文学生态。经典性作品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固然重要,能够提升当地的文学影响力,增加世界能见度,但这并非文学发展的唯一形态。像澳门这样的地区虽然并未推出自己的标志性作家和经典性作品,但营构出一种良好的文学生态,多数人可以圆文学之梦,文学爱好者可以多渠道发表作品,生动而细致地承载着澳门经验和澳门体验,从而使得澳门的文学生态绿意盎然。这样的文学生态同样是有意义的,是值得重视的。

    澳门文学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拥有汉语和其他语言多元承载的结构形态,它以相当的文学积累,体现出一道引人入胜的文化景观,使澳门呈现着一派文化热土的基色。澳门文学成就的丰富性和所具有的局限,可以从多个理论视角加以总结,这是一项学术任务。澳门文学提供了有深度的澳门历史和澳门现实的述说,提供了有价值的澳门经验和澳门体验的表达,甚至提供了关于文学自然生态的理论思考的资源与契机。澳门文学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它能够而且应该为汉语新文学的总体格局作出富有澳门地域色彩的新贡献。

    (作者:朱寿桐,系澳门大学南国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澳门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责任编辑:威展小王)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机构介绍 | 报社动态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查询系统
Copyright©2014 http://www.542800.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澳门新闻网 企业信息
信息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疑问联系编辑!QQ:50173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