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新华社深圳6月17日电(记者 白瑜)53岁双耳失聪的朱先生终于再次听到了家人的声音。他一个月前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植入了人工耳蜗,经伤口恢复和设备适应后,人工耳蜗于16日开机成功,他重获新“声”。
朱先生4年前因突发性聋导致右耳听力丧失,4个月前左耳也丧失听力,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恢复或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由于人工耳蜗接收到的是电子刺激产生的声音,和人体耳朵接收到的声音不同,一般需要2个月到半年左右的适应过程,患者需要重新对声音进行认识。
6月16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工程师首先将言语处理器也就是体外装置和植入体进行连接,接着用专业调试软件,将朱先生所听到声音的音量、音质和辨识度调试到理想状态。通过软件检测体内植入体工作状态,蜗内24个电极全部处于正常工作,随后对用户进行T值(对小声的反应)和C值(对大声的反馈)的测试,发现用户听声反应灵敏。神经反应遥测(NRM)显示高中低频都能很好引出反应波。开启用户麦克风后,用户听声整体舒适,并且能当场与技术工程师简单交流。
耳鼻喉科主任医师董洪松表示,对于听力下降患者,长年的感音神经性聋目前并无有效药物治疗手段,中度、中重度可考虑助听器治疗,重度、极重度助听器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人工耳蜗治疗。
+1
(责任编辑:威展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