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荣光与翁方纲交往甚密,两人经常讨论书画艺术及金石收藏,吴荣光著《辛丑销夏记》录翁氏题跋三十余则,翁氏题跋依吴荣光藏品而作。《吴荷屋自订年谱》:“十四年己巳三十七岁……又常与翁覃溪先生讲论书画及考据之学。”[11]二人交往于《化度寺碑》批语中可见一斑。翁方纲《跋化度寺碑》:“予所见原石宋拓六本,吴荷五所购上海顾氏玉泓馆拓最在前,而最为黮漶。……去年宋芝山自江南借鲍氏本来,因借荷屋之玉泓本并几钩拓。……嘉庆十四年己巳(1809)冬十二月望,北平翁方纲识。”[12]吴荣光《跋旧馆坛碑考》:“昔在京师,与覃溪老人商定《邕禅师碑》(即《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行款字数,煦斋馆师以入《全唐文》,后读周武平齐像往林虑山中字数,几不可通,始于《筠清馆金石》更定。……道光庚子(1840)三月十日,吴荣光力疾书。”[13]另据沈津辑《翁方纲题跋手札集录》收翁方纲致吴荣光信二十九通,主要内容围绕《化度寺碑》的收藏、校勘展开。
(三)黄本骥及其批校
黄本骥(1781—1856),字虎痴,宁乡县人(今湖南长沙)。道光元年(1821)举人,有《隋唐石刻拾遗》、《金石萃编补目》等著作。黄氏于金石之学颇有精研,曾编纂《古誌石华》三十卷,《序》云:“余于金石文字,收藏颇富,偶检誌石拓本,自晋至元,得百余纸。”[14]
道光十一年至十六年(1831—1836),吴荣光官湖南巡抚,延请黄本骥入幕,协其编纂《吾学录》及《金石萃编补遗》,在此期间,广收金石拓本及相关金石著作,校订《金石萃编》本文,虽《补遗》未成,而黄氏录其目,成《金石萃编补目》,黄本骥《金石萃编补目序》云:“……题曰《萃编补遗》,总计卷帙且多于王氏原编,中丞(吴荣光)旋以左迁京职,挈稿而去。每于一毡冷坐时,回忆残碑剩墨,几如过眼烟云。……而中丞又久归道山,原稿已无可求索。……于箧中检得原目,因思近日孙氏《访碑录》有目无文,并无考按亦可传为搜罗前导。遂改题曰《萃编补目》,以存中丞好古之心。”[15]缪荃孙《艺风藏书记》亦云:“骥为吴荷屋中丞编筠清馆石文,意欲补《萃编》所未备。书成未刻,虎痴因次其目为三卷。”[16]黄本骥初入吴氏幕府,协其编纂《金石萃编补遗》,道光十四年(1834)本骥代其时湖南巡抚吴荣光撰《金石萃编补遗》一书,后吴内迁京职,挈稿而去,本骥又不曾录副,至咸丰元年(1851),据箧存原目,另编为《金石萃编补目》一书。[17]
“澳大本”《金石萃编》中黄本骥的批语较少,亦分校字及史实考证两部分。校字如卷二十九《石门铭》、《张猛龙碑》、卷三十《李仲璇修孔子庙碑》、卷三十四《董洪达造像铭》等。史实考证,集中于卷五十五《李文墓志》及卷八十一《左辅顿僚西岳庙中刻石记》。辑录如下:
《李文墓志》:夫人李氏及开国承祉皆《吴文碑》中语,非《李文碑》所有也。此碑曰:陇西成纪人,周柱史聃之后。何得谓不言其姓,其妻则彭城刘氏也。《金石评考》本为《吴文碑》而言,《萃编》误引。吴文之吴,本矣字之讹,非姓也,文休承定为李氏,亦似未确。虎痴记。
《左辅顿僚西岳庙中刻石记》:“《宝刻丛编》载此碑标题十一字,与此同。”“刻石记”三字上,原石缺八字,是“左辅顿僚西岳庙中”八字。“勾掾卢奕”德宗相杞之祖也,天宝十四载死安禄山之难,《唐书·奕传》谓:天宝初为鄠令。此时当为掾曹,则题记当在开元之末。冯翊尉裴季通,官终金部郎中。主簿杜繹,宪宗相黄裳之伯父也,官终秀容令,皆见《唐书·宰相世系表》,虎痴记。
综上,批校本《金石萃编》经吴荣光、翁方纲、黄本骥批校基本解决了文字上的问题,对阙文、讹误等一一订补改正,校勘价值尤其巨大,而对碑文的史实性的考述较少,主要原因是相关题跋及考证已收录作者文集之中。
二、批校本《金石萃编》递藏源流
批校本《金石萃编》经吴荣光、黄本骥、翁方纲、何昆玉、何瑗玉、汪兆镛、汪宗衍等名家之手,学术价值、文献价值以及历史价值都不可小觑。本节试考述其递藏源流。
据卷首“筠清馆印”知,此书原为吴荣光旧藏,因吴氏与翁方纲往复讨论金石碑刻,故将相关文献借与翁氏,这在翁方纲与吴荣光的书信中都有记录,“《化度寺碑》精研廿日,今谨奉缴……容春暖长昼再奉商,或欲再借旬日。”翁氏随读随记,较少署名。而后黄本骥入幕协助吴荣光整理《金石萃编补遗》等书,黄本骥《金石萃编补目序》云:“南海吴荷屋中丞有欧赵之嗜,宦辙所至,搜罗金石文字不遗余力。……(吴荣光)以三十年心力所蓄,不下数千种,尚有不能尽知者。……于是招(黄本骥)入幕府,即以此事相托。……取青浦王述庵氏所著《金石萃编》为蓝本,凡《萃编》已有本不再录,就所无者,自三代以下按年编次,备录原文,加以考按。一遵《萃编》成例,六阅寒暑。底稿觕成,题曰《萃编补遗》,总计卷帙且多于王氏。”[18]黄本骥以《金石萃编》为蓝本,综合校勘。而后吴氏左迁京职,所校之本及相关文献,随吴氏而去。吴荣光《赐书楼藏书记》:“……逮外擢出京,以馆阁通行易得之本,悉赠友人。嗣在闽省建凤池书院,以重复者二千二百余卷捐置院中。盖三散矣。然余历走陕、闽、黔、浙十年,廉俸所入,短衣缩食以购之。闽浙多藏书家,余两莅其地,所得尤多。道光乙酉冬,在黔藩任内告归省亲,除寄杭州方芑田孝廉家外,检箧中金石简册将及二万卷,悉携以归,薏米之谤不足计也。”[19]这段记载大体梳理了吴荣光藏书之聚散,至吴氏晚年,聚书达两万卷,于佛山故家建藏书楼,名“赐书楼”。吴荣光去世之后,其子变卖旧藏,侄孙吴荃购得书画类藏书,余则顺德马福安、上海程秉铨购得。[20]
吴荣光藏书散尽后,有一部分流传到何昆玉、何瑗玉兄弟手中,其中就有批校本《金石萃编》。何昆玉(1828—1896),字伯瑜,广东高要人,工刻印,收藏金石颇丰,有《吉金斋古铜印谱》等,《金石萃编》卷二十八眉批云:“昆得旧拓本,有碑阴,另录于石。”“澳大本”另有“高要何氏昆玉瑗玉君怀共赏”(朱文)、“端谿何叔子瑗玉号蘧盦过眼经籍金石书画印记”(朱文)等藏书印,亦可证。
《金石萃编》卷二钤有“宗衍”(白文)藏书印,卷十五《太尉杨震碑》眉批云:“原碑作,宗衍记。”知为著名学者汪宗衍记。汪宗衍(1908—1993),字孝博,汪兆镛子,广东番禺人。汪兆镛(1861—1939),字憬吾,晚清著名诗人,有“微尚斋”,收书甚巨,著有《岭南画徵略》、《稿本晋会要》、《金石篇》等。于是该书又由何氏兄弟处散落到汪氏父子处。
(责任编辑:威展小王)